在嵌入式开发中,SPI(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)是一种常用的同步串行通信接口。它有四种工作模式(Mode 0、Mode 1、Mode 2 和 Mode 3),每种模式由时钟极性(CPOL)和时钟相位(CPHA)决定。它们的区别看似复杂,但理解后便能轻松掌握!
首先,CPOL决定了时钟信号的空闲状态:
- CPOL=0:时钟空闲时为低电平
- CPOL=1:时钟空闲时为高电平
其次,CPHA决定了数据采样的时刻:
- CPHA=0:数据在时钟上升沿采样
- CPHA=1:数据在时钟下降沿采样
结合两者,四种模式的特性如下:
- Mode 0 (CPOL=0, CPHA=0):最常用,数据在上升沿输出,在上升沿采样。
- Mode 1 (CPOL=0, CPHA=1):数据在上升沿输出,在下降沿采样。
- Mode 2 (CPOL=1, CPHA=0):数据在下降沿输出,在下降沿采样。
- Mode 3 (CPOL=1, CPHA=1):数据在下降沿输出,在上升沿采样。
选择合适的SPI模式,可以确保主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无误。💡记住:正确配置SPI模式是高效通信的关键!
嵌入式开发 SPI通信 Mode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