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斯的五(年代:香港文學與文化論集)

导读 小说相关信息书名: 也斯的五十年代:香港文学与文化论集作者: 李家昇(笔名:也斯)出版年份: 2023年出版社: 文化出版社书籍简介《...
2025-03-31 12:33:19

小说相关信息

书名: 也斯的五十年代:香港文学与文化论集

作者: 李家昇(笔名:也斯)

出版年份: 2023年

出版社: 文化出版社

书籍简介

《也斯的五十年代:香港文学与文化论集》是著名作家和文化评论家李家昇(笔名:也斯)的一部重要著作。本书以香港五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为切入点,通过文学作品分析、文化现象解读以及个人记忆的交织,展现了这一时期香港独特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生态。书中不仅探讨了文学创作如何反映时代变迁,还深入剖析了当时的文化思潮对现代香港的影响。

全书分为多个专题章节,涵盖文学批评、社会观察、历史回顾及个人感悟等多维度内容。作者以其细腻敏锐的视角,将个人经历融入学术研究之中,使整部作品兼具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。本书不仅是了解香港五十年代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,也是对当代香港身份认同问题的一次深刻反思。

自编目录章节

第一部分:文学的回响

1. 序章:寻找五十年代的文学足迹

- 描述本书的写作动机与结构框架。

- 简述五十年代香港文学的整体概貌。

2. 殖民地下的文字游戏

- 探讨殖民统治对文学创作的影响。

- 分析五十年代香港作家如何在限制中寻求表达空间。

3. 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期刊

- 记录当时重要的文学平台及其贡献。

- 特别关注《文艺新潮》等杂志的作用。

4. 诗歌中的城市意象

- 重点分析梁秉钧、也斯等诗人的作品。

- 探讨诗歌如何捕捉都市生活的复杂性。

第二部分:社会的镜像

5. 街头巷尾的日常书写

- 通过小说文本再现普通市民的生活场景。

- 强调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性。

6. 性别角色与家庭伦理

- 检视五十年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变化。

- 对比传统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冲突。

7. 移民浪潮与文化融合

- 反映内地移民对香港文化的冲击。

- 探讨不同群体间的互动与矛盾。

8. 电影与舞台艺术的共生关系

- 介绍粤语片与话剧的发展历程。

- 讨论两者如何共同塑造公众娱乐形式。

第三部分:历史的沉思

9. 战争创伤后的文化复苏

- 回顾太平洋战争结束后香港文坛的重建过程。

- 强调战后恢复期对于长远发展的意义。

10. 冷战背景下的知识生产

- 阐释冷战局势如何影响本地知识分子的选择。

- 提出关于自由与责任的哲学思考。

11. 失落的记忆与集体记忆

- 反思为何某些历史事件被遗忘或重新挖掘。

- 呼吁建立更全面的历史观。

第四部分:个人的视角

12. 成长于五十年代的我

- 作者回忆童年时期的所见所闻。

- 表达对故乡深厚的情感依恋。

13. 作为读者与写作者

- 分享作者自身的阅读体验与创作心得。

- 讨论文学创作的意义及其价值。

14. 展望未来的可能性

- 总结全书观点,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。

- 呼吁更多人关注香港文化遗产保护。

本书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语言,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时代,为理解香港的文化脉络提供了宝贵的视角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